战场上的"潘晓":重返过渡状态中的《西线轶事》
发表于1980年的《西线轶事》是一部曾引发阅读热潮又渐遭文学史遗忘的作品.主人公刘毛妹作为过渡时期的文学形象,身上覆盖着碰撞、交锋中的各种力量、话语与经验,如同标本一般呈现出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意识形态征候与政治文化策略,以及文学的配合与能动.《西线轶事》通过叙事策略来化解青年一代的创伤经验,赋予新时期的展开以正当性;然而,一旦伤痕并未得到疗治,文学演绎反而暴露出潜在的危机.《西线轶事》对峙着多重矛盾,在文本内部根本无法解决,也恰恰说明这是一种置身于高度紧张的历史现场中的文学.它在特定时空机制中对挑战的不回避、对生机的求证,成为我们今日应对社会巨变的文学资源.
过渡状态、文学形象、叙事策略、文学史、正当性、政治文化、文学资源、文学演绎、社会巨变、阅读热潮
V211.52;TP277;TP39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BZW096
2023-0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6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