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雅"到"美丽之心"——王国维学术转向的审美启蒙旨趣
要理解王国维学术转向的内在理路,需要返回其审美启蒙动机.王国维相信,常人的"势力之欲"和哲学与艺术的"无功利"情感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张力;进而,在面向国民的审美教育领域,王国维设定了"古雅"这一纯粹审美和经验生活之间的中介.唯有通过人格、学问或技法层面的"古雅"修养,常人才能通向作为最终理想的"无功利"的"美丽之心"."美丽之心"所指的并非康德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而是席勒意义上的现代国民主体意识,是儒家传统中天人合一的"无私心"道德人格.经由"古雅"修养实现"美丽之心"的审美启蒙方案,呈现出王国维关于学术自由和文明自信的双重旨趣.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哲学与艺术、学术自由、审美教育、道德人格、无功利、天人合一、儒家传统、势力之欲、主体意识
J302;I206.2;G64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项目20XNA039
2021-03-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