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欲望,非彼欲望——齐泽克的欲望理论及其电影批评反思
齐泽克电影批评承接拉康的理论脉络,用某个人物、细节形象生动地阐发了原本深奥的欲望,以求大众化、通俗化拉康理论.但是,精神分析的欲望理论过于依赖主观预设的观念,悖离形而下的日常经验,与电影中具有确定性与满足感以及“人格化”的欲望格格不入.电影的欲望就是存在某种目标的“我真要”;电影叙事就是通过一段虚拟的人生使观众获得欲望的满足.因此,齐泽克以《绿窗艳影》《三妻艳史》《马耳他之鹰》《迷魂记》《蓝丝绒》《后窗》等为例,将某些人物、细节对应于拉康欲望理论的分析,必然出现偏离文本实情的现象.我们在赞誉齐泽克电影批评思辨精妙的时候,也不得不正视这种理论独断带来的缺陷.
批评反思、电影叙事、主观预设、精神分析、格格不入、理论脉络、日常经验、大众化、确定性、拉康理论
I06;J50;J90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ZDA271
2020-09-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10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