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叶”的回眸——重读鲁迅《朝花夕拾》
从写作时间和动机入手考察《朝花夕拾》,可以认为这部作品是鲁迅在《野草》之后,用另一种方式对自我生命、心灵的再审视与再体认.《朝花夕拾》前半部所凸显的“乐趣”问题和后半部所关注的“受辱”话题,共同揭示了鲁迅在回眸过往生命时,对身受的诸种精神之伤的凝视.由于发现已经写出的10篇环环相扣的文章与《<呐喊>自序》形成了潜在的接续关系,鲁迅放弃了《朝花夕拾》原计划中的第11篇.这反映出,既与《野草》相映又与《呐喊》相连是《朝花夕拾》的总体特征.在旧事中发现并建构意义来解释当下,是“旧事重提”的内在动力,因此,相较于所能承载的意义而言,旧事在细节上的真伪并不重要.
2020-04-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9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