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与现代中国的青春想象
《狂人日记》与现代中国的青春想象既有紧密关联,又存在深刻差异.狂人借助“第二次觉醒”,将主体位置从此前的凌驾状态向下位移到现实境遇中,滤去疯狂、焦虑、优越感等消极情绪,“精神界之战士”实现战斗实践的常态化.狂人的两次觉醒与主体位置的移动,置放到古今思想资源中对照,具有青年成长的原型意味.狂人对“浪漫主义自我”的超克,是鲁迅站在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处,为现代中国的青年文化、青春想象提供的重要启示.
精神界之战士、新文化运动、主体位置、青年文化、消极情绪、浪漫主义、常态化、现实境遇、重要启示、青年成长
I210.96;G641;G43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BZW096
2020-04-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