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批评的限度——评浦安迪《<红楼梦>的原型与寓意》
浦安迪对明代“四大奇书”和《红楼梦》的研究,在中西学界均有较大影响.尤其是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完成、1976年出版的博士论文《<红楼梦>的原型与寓意》(Archetype and Allegory in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四十余年来影响不衰,钱钟书、夏志清、李欧梵、姜其煌等学者均有过相关评述①.浦安迪的《明代小说四大奇书》《中国叙事学》《浦安迪自选集》等相继翻译出版,《<红楼梦>的原型与寓意》一书近日则由夏薇翻译完成②.笔者认为,浦安迪的《红楼梦》研究方法可概括为“寓意批评”:将《红楼梦》文本纳入某种“预先铸就的思想模式”之中,从《红楼梦》的人物命名、情节安排、意象分布等探寻《红楼梦》的“本义”或“寓意”,进而将《红楼梦》的感性世界扁平化、抽象化、概念化.在这种方法的指导下,浦安迪展开了对《红楼梦》批语的辑录、研究工作,其“以偏概全”的遴选方法使其遗失了很多有价值的资料.《红楼梦》的文本是一种能够唤起视觉、听觉等感官感觉的可感性文本,以感觉的直接性抵抗着任何寓言化、强制性的文本阐释.浦安迪的寓意批评致使其批评实践与《红楼梦》的文本事实相互对立、相互否定,最终违背了《红楼梦》作为文学作品的审美属性.
红楼梦
I207.411;I046;H315.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8FZW001
2019-06-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5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