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1935:有声电影与新视听叙事的开启
20世纪30年代前期,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关键期,有声电影最终替代默片占据电影市场.由此观察这一嬗变背后的叙事调整和更新,是认识此一时期中国电影叙事功能新变的切实路径.1931年声音在电影中出场,声音对文字的替代以及声音与影像的结合,从日常生活还原、雅俗界限消解以及左翼意识形态软化等方面,表现出全新的叙事观念和叙事风格.有声电影不仅使中国电影获得更全面的叙事能力,也在更深程度上促发并参与新叙事特质的产生.视听影像叙事作为文化表现的主要手段,对传统叙事所构建的审美观念形成一定程度上的解构.
2018-12-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