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改”对“十七年”时期戏曲史学人视野和观念的影响
地方剧种简史书写开始全面纳入研究视野和古代戏曲作品分析引入“人民性”视角,是“十七年”时期戏曲史学较之民国时期的显著变化.造成戏曲史学人视野扩大和观念调适的直接原因是“戏改”政策的推行.一方面,为了配合“戏改”工作,相关机构组织人员开展地方剧种史研究;另一方面,连续的戏曲汇演引发习惯于古代戏曲研究的史家们开始关注地方剧种.古代戏曲作品分析之所以引入“戏改”的“人民性”视角,就在于大量古典戏曲名剧“存活”在当下各地方剧种中,对这些剧目的改定,势必会引发对原著“人民性”的讨论.此外,戏曲史学人捕捉时代信号,运用政府倡导的批评方式及时调适他们的研究工作,也是一大原因.“戏改”政策作为此一时期戏曲史研究的大环境,影响到其间的研究主体,进而改变“十七年”时期戏曲史学术格局,戏曲史研究开始变得丰富,但作品分析趋于单一.
作品分析、地方剧种、人民性、戏曲作品、古代戏曲、民国时期、古典戏曲、批评方式、政府倡导、观念调适
I207.37;J616;J82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7M621518
2018-1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8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