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性舞台与革命记忆之场——新中国革命历史剧舞美风格定型的内在逻辑
革命历史剧是新中国话剧的常见类型.其舞台美术在处理革命历史题材中内化一种历史总体意识,并在创作中形成两种典型的舞美风格:如画型和纪念碑型.这两种革命历史剧的舞美风格的定型,一方面是新中国十七年间舞台物质性的内在要求,舞台物质性成为风格构成的某种相对独立的因素;另一方面则是历史总体性规划的非经验性介入的结果,为革命记忆之场添加新时代意识形态内涵.新中国话剧舞台上的革命记忆之场,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幅复杂多样的风格场景:既没有出现舞台去物质化论者描述的那种断裂式的风格蜕变,也不像艺术认识论批判者臆想的那般铁板一块毫无变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中国话剧‘胭脂美学’风尚研究1949-1979”17CZX067
2018-1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7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