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与可能性——中国当代作家的海外传播
当代中国文化和经济在世界的影响力存在严重的“不对称性”现象.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促使当代文学海外传播迅速成为国内的热点研究领域,也彰显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可能性.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大致分为意识形态、政治美学混生、多元化发展三个阶段,整体上边缘影响力不断提升并形成特定的地理接受特征.在世界文学的视野中,当代中国作家的海外传播既有共同的基本规律,也有鲜明的个性差异,如莫言作品的民族性特征,余华作品的人类性经验,贾平凹作品的古典韵味,王安忆作品的现代内涵,阎连科作品的极致表达,毕飞宇作品的世俗欲望等等.当代作家的海外传播研究要努力从“传播”向“接受”转换,在“跨界”的同时坚持“专业”的立场.
中国当代作家、中国当代文学、诺贝尔文学奖、当代中国作家、世界文学、贾平凹、民族性特征、接受特征、边缘影响、王安忆
I206.7;I106;I0-0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2018-09-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2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