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同伴物种”的后人类批判及其限度

引用
“后人类”是科技革命主导下产生的一种文化情境,我们不应忽视动物作为“他者”对构建后人类主体性的重要作用.唐娜·哈洛维将人、动物、赛博格视为更广泛意义上的“同伴物种”,从而打开了在海尔斯以信息学、控制论来批判后人类主义之外的另一条路径.哈洛维的动物生态立场强调人和动物的关系性,不仅挑战了启蒙主义以降人类中心主义的动物想象,也构成了对德里达、列维纳斯和德勒兹等人动物哲学的对话与批判.哈洛维的后人类动物伦理观虽然基于生物科学领域的前沿观念,但如果想要在现实世界获得落地实践,仍不免带有某种乌托邦色彩,这体现在她对斯皮瓦克的后殖民理论的征用所遭遇的麻烦.或许只有像海尔斯那样以文学文本为话语场域,才能更具身地进行跨物种的共情想象,从而操演那种基于人和动物的身体及历史共性的“世界政治”.

跨物种、后人类、人和动物、人类中心主义、动物伦理观、文学文本、文化情境、斯皮瓦克、世界政治、启蒙主义、批判、列维纳斯、科学领域、科技革命、海尔、动物生态、主体性、信息学、乌托邦、赛博格

TP3;R85

2018-02-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27-37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文艺研究

0257-5876

11-1672/J

2018,(1)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