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偏概全与化全为偏——评傅葆石《双城故事——中国早期电影的文化政治》
美国学者傅葆石的著作《双城故事——中国早期电影的文化政治》(刘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以下简称《双城》,引文凡出自该著者均只随文标注页码)是中国早期电影研究的一个不可绕开的成果,特别是其关于“孤岛”及沦陷时期中国电影的诸多见解,在海外学术界颇受瞩目①.此书被译介到国内后亦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学界对这段历史的有些简化和僵化的解释框架.但该书也存在不少明显的缺陷,以致在许多方面非但未能更好地还原这段历史,反而导致了新的遮蔽.本文讨论《双城》,不仅旨在评估该书之得失,亦盼增进我们对沦陷时期的中国电影(以下简称“沦陷电影”)的了解.
双城、故事、中国、早期电影、沦陷时期、大学出版社、文化政治、历史、解释框架、电影研究、学术界、著作、遮蔽、引文、页码、学者、学界、缺陷、评估、美国
J90;TU9
2017-11-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154-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