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批评状况,抑或艺术批评的政治哲学介入
2002年,美国《十月》杂志编辑部组织批评家讨论新世纪的艺术批评现状,基于这次讨论,批评家哈尔·福斯特把特定学者的意见归结为“后批评”状况.距离西方的讨论不久,中国批评界则集体发出“批评失语”的哀叹.无论是后批评状况,还是批评失语,都暗含某种悲观主义情绪.但与其哀悼批评权力的丧失,不如将其看作批评的回归,即回归它的第三空间特性——临时性与虚拟性.为了回应21世纪遍及中西艺术界的后批评状况,以朗西埃为代表的新左翼政治哲学理论被批评家引入文本写作,成为推动当代艺术批评发展的新动力.
后批评、状况、艺术批评、批评家、杂志编辑部、哲学理论、文本写作、失语、空间特性、回归、悲观主义、艺术界、虚拟性、新动力、批评界、临时性、福斯特、左翼、组织、中国
I20;I10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前卫美学的范式转向研究1938-2012”17CZX065
2017-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