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人情”的纠葛——论鲁迅的科学小说翻译
鲁迅早年翻译科学小说时,曾提出“经以科学,纬以人情”的观点.由于鲁迅的翻译以日译本为根据,文本经历跨国别的旅行,追溯在这一过程中文本表层的变形与内在精神的转化至关重要,而科学小说即是这种文本旅行所创生的文类.相比于同时期日本与晚清学者对于科学小说的定位,鲁迅独具一格地重视小说所表现的“人情”;以此出发,对于“人情”的强调使得鲁迅翻译的文本呈现出尚武的英雄主义和反乌托邦的浪漫色彩,而鲁迅自行添加的对探险英雄的礼赞,也与他在留日后期推崇反抗主义的“摩罗”诗人相接.
科学小说、鲁迅翻译、文本旅行、英雄主义、晚清学者、内在精神、浪漫色彩、反乌托邦、日译本、转化、探险、诗人、日本、留日、经历、国别、定位、表层、变形
I20;H31
2017-06-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