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反映论与钱钟书《宋诗选注》——辞别苏联理论模式的第三种方式

引用
考辨一个学术名家有否思想家的独立品格,关键是看他在特殊历史时段能否于思维方法层面规避强制性主潮,而为学术史留下难得的尊严.正是在这意义上,钱钟书1958年问世的《宋诗选注》,其价值绝不限于古代文学论域,更是在知识伦理学上有以下启示:一个学人的知识储备所以能转化为他婉拒非学术模式的智慧力量,根子恐怕不在其博识性学问的富赡,而是在其价值性品格的不被化约.但钱钟书的独立自由并不诉诸陈寅恪式的悲壮.钱钟书面对特殊语境时的特点在于,他会殚精竭虑地寻觅隐晦地言说其卓识的述学方式.这体现在《宋诗选注》中,也就是刻意将它写成一块“模糊的铜镜”.这是钱钟书的“思默存于学”.

2016-12-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41-50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文艺研究

0257-5876

11-1672/J

2016,(11)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