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学批评及文本可读性的历史指数
在研究文学批评和最新文学理论的过程中,张江提出“强制阐释论”①,借此他批评当代西方学界诠释文学的普遍方法,即以理论的前置立场裁定文学文本的批评.张江将其视为“西方文学批评”的一个“基本特征”②.为了支持这一论点,他引用并批驳了来自德国、法国和美国的代表20世纪不同哲学和文学流派的学者理论.2015年在柏林举行的关于“强制阐释论”的讨论中,张江说明了他提出这一观点的动因: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产生如此之大影响所引发的问题是,这些理论可能会取代传统的中国式思维,而这些理论并非总是适用于中国文学.张江在其发言中进一步阐明了他对文学的理解,并列举了正确理解文学文本的一系列标准.他认为文学诠释必须是客观的,并且符合“作者原意”或“文本本义”,这是衡量诠释是否正确的标准.
文本可读性、文学批评
I206;TP391;H315.9
2016-09-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