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下"与杂剧、传奇表演形态的演进
"虚下"是提示演员下场方式的戏曲术语.元刊杂剧中的"虚下"只考虑场面调度而与戏剧情节无关,明初朱有墩开始用"虚下"制造戏剧性,嘉靖本《改定元贤传奇》进一步使用"虚下"表现戏剧人物与情节.到万历时期,"虚下"所提示的戏剧性得到完美体现.同时,最初运用于杂剧的这一术语也在传奇中被普遍使用,并且影响到《元曲选》和《西厢记》等杂剧作品的改动."虚下"所提示的舞台动作,也可以用更具体的动作提示来呈现.在中国戏曲逐步戏剧化的历史进程中,剧本中的"虚下"提示及其表演形态虽不是绝对标准,但却是重要的标志.
戏剧性、中国戏曲、改定元贤传奇、戏剧人物、场面调度、舞台动作、万历时期、朱有墩、历史进程、戏剧化
J80;I237.1;J617.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4AZW009
2016-02-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