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艺术及其复制——从本雅明到格罗伊斯

引用
艺术与复制的话题由本雅明开启,这一问题应当放到吉登斯和拉图尔关于现代性制度之记录、复制、象征系统、流通与传播的讨论框架中,才能得到恰当的理解.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乃是资本主义现代性制度下抽象符号全球流通系统中的一员.艺术的复制问题不仅是艺术的问题,它来源于现代认识论的需求和资本主义商品流通消费的双重动力.复制的需求与复制技术的出现成为衡量现代性文化与艺术的一个重要面向.从机械复制到数字时代的艺术复制,格罗伊斯接续本雅明的话题,认为当代艺术发展到艺术记录(复制)取代艺术作品的程度.这种转变根本源于生命政治条件下艺术与生活的新关系,当代艺术以项目的形式直接与时间无限延展的生活和生命同一.艺术记录表明艺术成为干预生活、塑造生命的生命政治形态之一.格罗伊斯进而分析本雅明的”光晕”(aura)概念,吊诡地指出光晕实为叙事性的与地理空间性的,经由叙事和空间的再造,复制品可以重新被赋予原真性而重获光晕.

2015-12-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98-105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文艺研究

0257-5876

11-1672/J

2015,(12)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