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来飘去:宋代绘画中的云烟隐喻
云烟作为人类视觉经验的终点和未知世界的起点,一直是中国艺术史上的特殊语汇.秦汉之际,绘画中的云烟多作为神仙世界的转喻;五代、宋初,文人介入绘画创作与品评,重塑了这一图像语汇的形态和意义:云烟—方面将现实空间渲染为诗意空间,另一方面也指向中国文化史上的时间隐喻,所谓“云烟往事”.因此,云烟弥漫的画面所呈现的不是现实而是过往,看画的过程也从目睹转化为追忆.静态的绘画空间由此变为具有超越性的动态时一空结构,不但与诗歌意境相通,也使画面具有了抒情功能,林泉烟霞之间实为悲欣交集之地.同时,宋代绘画中的云烟,以其悠闲、逍遥和放旷,成为诗意人格之隐喻.
2015-04-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3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