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为而为”:从儒家心性之学到中国现代美学
“无所为而为”原属儒家心性之学对孟子“义利之辨”的阐释,从老子“无为无不为”演化而来,要求道德行为出自纯粹动机,成为宋明儒心性修治的核心教义.至清末民初西学东渐、国族救亡语境中,在对传统道德动机论的反思下,“无所为而为”溢出单纯的道德论域,开始阐释审美、认识等活动.20世纪20年代,受梁启超新释的影响,该说被广泛用来阐释审美和学术独立论,同时陷入意识形态论争;另外,在吴宓、傅铜等人处,“无所为而为”成为英文“disinterestedness”的对译词.20世纪30年代,朱光潜、宗白华以该说译介西方美学中的核心命题.明此流觞,可上续中国现代美学的本土学术谱系,下抵中国审美现代性之核心——审美功利主义.
中国审美现代性、意识形态论、审美功利主义、西学东渐、道德动机论、清末民初、义利之辨、无为无不为、朱光潜、道德行为
I01;B83;J0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
2015-02-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2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