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认识中国文学——关于文学史若干问题的对话
2013年10月,本刊特邀西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徐志啸与澳门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朱寿桐就宏观认识中国文学所涉及的若干文学史问题,进行了学术对话,主要围绕“汉语新文学”与世界文学格局、“二十世纪文学史”与重写文学史的困境、中国文学的古今演变与走向世界三个话题展开讨论.两位教授在对话中指出,“汉语新文学”概念的提出意在整合中国现、当代文学,台港澳文学以及海外华文文学,使汉语文学得以与英语文学、德语文学等并列于世界文学的平台上;“二十世纪文学史”旨在打破文学史和政治史的联姻,既有突破也有矫枉过正之处,而重写文学史的重任则承载着过重的学术与精神诉求,陷入了困境,亟需全新的文学史视角;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有着割舍不断的文化联系,但现代文学首先体现的还是新文化、新文学的传统,而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最终是要提高自身语言的优势,并通过语言转换展示这种优势.
一、“汉语新文学”与世界文学格局
徐志啸很高兴应邀来到澳门大学,特别是能与你一同就宏观认识中国文学的话题,做比较深入的对话.我一直感到,对中国文学的宏观认识,特别是涉及到文学史的不少学界共同关心的话题,很值得作些探讨,这方面的问题比较多,包括古代和近代、现代和当代,有些问题,恐怕一时还难以达成共同一致的认识,但它们显然属于文学史发展的重要话题.
2014-05-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8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