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仁”代“义”——《忆陈侍郎书画合卷》与溥心畲的“遗民想象”
遗民文化作为传统的组成部分,一直是鼎革之际文人身份的确认方式之一.然而清末民初剧烈的社会动荡,使这种“身份想象”不再简单表现为忠于故朝,而是伴随“国家想象”的改变发生变异.作为清王室成员的溥心畲,在“君国”、“故国”的选择中,以“仁”之文化取代“义”之忠君,适时改变了遗民身份的精神内质与自我想象.本文以此为切人点,在其心绪转变的考辨中,解析这一历史变革中特殊的“遗民想象”.
溥心畲、遗民、清末民初、自我想象
2014-01-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27-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