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狎优到捧角——《顺天时报》中堂子史料及文人与“相公”的关系
“相公”是徽班进京后对某类童伶的称谓,绝大多数是男旦,他们住在师傅的私寓里,或出师后自立堂号,除演戏之外,还要从事歌舞侑酒陪客的工作.正因如此,“相公”也成为戏曲史上为前人讳、为尊者讳而很少被谈及的一个话题.在清末改良思潮兴起、堂子趋于没落的历史情境下,一些追求上进的相公开始自我救赎,向戏曲本业回归;发生变化的还有相公身边的文人,随着狎优心态的淡化,他们从狎优的客人转变成捧角的戏迷.文人利用报纸这样的大众传媒,主要从德、艺两个方面,评价、鼓吹、揄扬自己喜欢的相公,这既奠定以后捧角的基本模式,也为男旦艺术在清末民初的兴起和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顺天时报》、堂子、文人、相公、捧角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京剧史料学研究”10CB074
2013-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