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音的管辖——谢默斯·希尼诗歌中语言的民族身份问题
在爱尔兰的后殖民语境中,谢默斯·希尼诗歌对语言的思考不限于技法和美学层面,也有着深刻的伦理和政治内涵.通过对方言的书写,他试图重建本质性的民族身份,但其后的诗歌实践逐渐超越了狭隘的地方性,转而将身份复杂化,开掘其多元的意涵,并在个人想象力中将身份问题转化为语言符号问题,但他最后仍未完全放弃民族主义的元叙事.在面对美学的、道德的和政治的多重压力时,希尼在语言策略上不断调整,在不同的层面抵制和质询外部现实,形成独特而深刻的内在超越之路.
谢默斯·希尼、语言、方言、民族身份、诗歌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后殖民视域中的谢默斯·希尼与爱尔兰民族身份建构"07CWW010
2013-05-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