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旦”脚的起源与形成
北宋元丰元年成书的《玉壶野史》提到“与宾客生旦杂处”,其中“生旦”乃指门生和弟子,所以这个“旦”并非学界一向认为的女性乐妓.元丰以后直至南宋初期,“弟子”一词由男性门生转而指称女性乐妓,并被社会广泛认可,旦字才随之有“女性乐妓”这一新义,亦即《郧峰真隐大曲》中舞妓自称的“但儿”.由于教坊大曲队舞体制影响宫廷杂剧较深,特别是队舞和杂剧往往依次演出或混合同台演出,女弟子队首(但儿)也直接参与杂剧的部分表演;当队舞制度发生改变后,才导致“乾淳教坊乐部”孙子贵“装旦”的出现.其后,装旦又在民间流传开来,终令杂剧之内形成“旦”这一固定的脚色.
旦、弟子、大曲队舞、教坊杂剧、脚色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汉唐戏剧新考"12CZW045
2013-05-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9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