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山水画改造运动的话语建构
@@ ”为谁画”、”画什么”、”怎样画”,是20世纪50、60年代山水画改造运动中的三大核心话语.因为新中国文艺强调”为工农兵服务”、”反映现实生活”以及”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从而在山水画发展变革的一系列问题上形成了一整套新的话语规范和机制,实现了山水画价值功能、题材内容与笔墨技法的时代转换和话语建构.新中国山水画在承续20世纪前期山水画革新潮流的基础上,融合新中国的文艺诉求,开启了20世纪50、60年代的总体发展方向:从个体自我的逍遥适性到为大众服务、从主要表现自然向表现自然社会并重、从基本依赖传统程式进行创作向写生与”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转化与衍变.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山水画、运动、话语建构、Landscape、新中国、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自然社会、现实生活、文艺、为工农兵、题材内容、时代转换、价值功能、话语规范、个体自我、大众服务、发展方向
J2(绘画)
2010-11-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1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