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研究如何走向主体间性?——主体间性讨论中的越界、含混及其他
@@ 国内文艺学界向主体间性推进的讨论在诸多命题、理解上出现失度.由于这些失度,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理论推进被改写成了纯粹精神领域的”理解”、”同情”及审美主义抒发,从而导致:1.主体间性所固有的规范性内容失落和社会视野被遮蔽;2.把向主体间性推进的中同针对性从社会人际导转至天人之间;3.错失了主体间性视野矫正传统自律论美学的真正突破面;4.失去了主体间性矫正现代性危机的深层意义.本文认为,我们向主体间性推进的独特性在于:由于启蒙理性遭到严重扭曲,由主体哲学的思想模式而导致的症结隐患特别大,它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分化、断裂、错杂和利用使当代中国社会出现多重问题.只有辨明了这一独特的针对性,我们才能知道文艺研究该如何走向主体间性.
文艺研究、走向主体间性、讨论、越界、Art、Literature、study、approach、Topics、针对性、当代中国社会、自律论美学、主体哲学、思想模式、社会视野、审美主义、深层意义、启蒙理性、精神领域、矫正
G24(群众文化事业)
四川大学”985”工程”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项目
2011-04-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