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杂而不越"说
《文心雕龙·附会》篇讨论文学创作的布局谋篇,提出了结构艺术的"杂而不越"说.前人对《附会》篇的研究同中有异,有的侧重首尾一贯,有的侧重命意修辞,有的侧重"百义一意".王元化侧重"杂而不越".本文是对王元化观点的推进.文本认为刘勰提出的"杂而不越"的美学内涵包含三点:把文学作品理解为生命的形式,整体优先,"依源循干".本文在中西比较中揭示这些原则的现代意义.本文认为"杂而不越"是从中华文化的根干上面生长出来的,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文心雕龙、杂而不越、生命的形式、整体优先、依源循干
I2(中国文学)
2007-03-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5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