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0257-5876.2006.06.026
民歌就是民歌
@@ 民歌作为我国”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受到政府和相关文化与学术机构的关注.不过有意思的是,许多问题也因这种关注而产生:如在民歌面临消失的现实面前,如何拯救和保护民歌?又如何以有效的方法继承和发展民歌?再如在当代乐坛,由学院培养出来的所谓民族唱法,是民歌还是”伪民歌”?必须看到的是,这些问题常与”民歌是什么”这一基本问题相关联.比如有人认为:民歌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生动写照.这些歌曲直接产生于民间,并长期流传在农人、船夫、赶脚人、牧羊汉以及广大的妇女中间,反映着时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里,笔者强调民歌的民间性、人民性以及民歌与生活的直接关系.
民歌、物质文化遗产、拯救和保护、学术机构、时代生活、人民生活、民族唱法、民间性、各族人民、人民性、组成、智慧、政府、培养、历史、结晶、关联、歌曲、妇女、方法
J6(音乐)
2006-07-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163-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