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0257-5876.2005.12.016
我们需要何种救赎之道?--评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修订本)
@@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相当一些中国知识分子负载了思想和文化的悲剧性宿命.一方面,他们赋予自我以"真理"发现者和"价值"阐释人的角色,以启蒙和拯救的姿态赐予芸芸众生以智慧之光,为迷途的民众指示出一条通向未来的理想路径;另一方面,却又以形而上学的主体论哲学作为理论资源,以独断论开辟思维道路,预设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准则,忽视公共空间的平等对话原则,从而跌入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维陷阱.
救赎、拯救与逍遥、逻各斯中心主义、智慧之光、知识分子、形而上学、思维、人的角色、理论资源、价值准则、公共空间、对话原则、论哲学、发现者、独断论、悲剧性、姿态、中国、指示、真理
G2(信息与知识传播)
2006-03-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28-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