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物、民俗释证与诗歌文本解读——以阴铿《广陵岸送北使》为例
诗歌文本解读的基础是对相关文献的正确理解和阐释.从名物来历、形制及民俗文化方面考察,樯乌是古代用来观测风向、风力大小的仪器,刻为乌形,立在桅杆顶上,可随风旋转;同时樯乌也是祥瑞的标志,象征可以战胜灾难、出行吉祥.结合版本校勘和文字训诂,可以确定阴铿《广陵岸送北使》中诗句当作“樯转向风乌”.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出较为正确的文本解读:《广陵岸送北使》一诗前四句叙写的是主客双方所代表的官方身份与行为.下文主要叙写友人离别的场景,并在叙事和描写中抒情.“亭嘶背枥马,樯转向风乌”二句表现主客即将分别,各奔前程.马儿的嘶鸣声中,蕴含着主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樯乌的转动中,体现出对行人一帆风顺、前程美好的祝愿.
名物考释、民俗释证、文本解读、《广陵岸送北使》
陕西省第八批“百人计划”项目、第二批陕西高校“人文英才计划”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2018-05-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