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8-7125.2024.01.007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憩室腺瘤的疗效分析
背景:当结肠腺瘤累及憩室时,憩室内的炎症状态会增加腺瘤性病变的异型增生风险,故结肠憩室腺瘤更易发生恶变,需切除腺瘤以避免结肠癌结局,改善预后.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结肠憩室腺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收集2018年6月—2022年1月于杭州市临安区第一人民医院接受EMR治疗的14例结肠憩室腺瘤(憩室内部或憩室附近)病例,分析其临床特征和结局.主要结局指标为并发症,包括出血、穿孔和电凝综合征,次要结局指标为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和局部复发率.结果:14例结肠憩室腺瘤患者中,A型(憩室旁型)13例,B型(憩室内型)1例;病灶直径为(0.76±0.25)cm;手术时间为(19.67±5.33)min;组织学类型以管状腺瘤为主,病理性质以上皮内瘤变多见.1例(7.1%)患者发生迟发性出血,1例(7.1%)发生电凝综合征,未见穿孔事件.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均为100%.术后1年内10例复查结肠镜,均未发现局部复发.结论:EMR治疗结肠憩室腺瘤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但抗血小板药服用史和同时累及阑尾孔、憩室的结肠腺瘤患者需警惕术后并发症.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结肠腺瘤、憩室、并发症、治疗
29
R730.56;R6;R574
2024-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