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以体育人"非学科"化的生成逻辑、现实审视与路径探寻
围绕学校体育长期以来"学科"化价值取向导致的学校体育过于偏重课程技术化、知识体系化和教学程序化,从而忽视了学生本体感受与个性化发展以及引发的教育功利化倾向等问题,提出在"双减"政策实行过程中,从"非学科"角度回归学校体育以体育人的本质,对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在个人成长性和社会适应性、教育方式的运动实践性和身体感知性、教育方法的个体差异性和项目技术"非阶梯"性、教育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等方面进行挖掘和拓展.并据此提出以中华体育精神浸润为目标、以具身性为依据、加强"家校社"联动、重构体育教育评价体系的"非学科"视域下学校体育以体育人实践路径.
学校体育、非学科、以体育人、中华体育精神、具身性
31
G807(体育理论)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课题2022NTSS25
2024-01-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