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1572.2005.08.010
寻觅体育的"类"文明--论公共体育精神
@@ 体育究竟是为了"人",还是为了"物"?若偏重于研究提高人的体能、技能、成绩和奖金等物化层面的工具理性,而忽视其给人类心灵带来益处的人文理性,那么它将会再造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运动机器",让他们重返罗马斗兽场.在体育运动中,"物"是"人"发展不可缺少的"载体"而非目的,若将"载体"变成目的,体育将退回"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2003年,当SARS出现后,国际上有人谴责中国人缺少"公共意识".同样,当今国内赛场上黑哨、假球、赌球、殴斗、兴奋剂等异化现象屡禁不止,尤其是曾经火爆的足球联赛,现却已陷入"裸奔"的尴尬境地……这些现象的产生都与我们缺少"公共体育精神"有关,即忽视了体育的"类"文明.如果人们把上述问题和其他异化现象带入2008年北京奥运,其后果不堪设想.
体育运动、文明、公共意识、异化现象、足球联赛、载体、体育精神、人文理性、屡禁不止、工具理性、中国人、兴奋剂、物化、四肢、偏重、罗马、奖金、技能、机器、黑哨
G8(体育)
2005-09-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