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1572.2004.05.030
夏商『干戚武舞』考辨
@@ <山海经@海外西经>:"刑天……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①这是古籍对"持干戚武舞"较早记载.同类名称及相关事象在其他典籍中也时见记载,或称"干舞"、"戚舞"与"武舞"、"战舞"、"大武舞"等.作为远古时代重要宗教文化事象,干戚之舞源远流长.从史前时代直到东周末期,干戚之舞占据中国宗教"舞台"历时数千载,具有深厚的民族体育文化底蕴和时代气息,尤其在夏商周的礼乐文明进程中更显得举足轻重."持干戚武舞"在神话意蕴中,是战争之神生命不息、顽强抗争的精神表征,而在宗教义理层面,则是合巫术军事舞蹈与宗庙祭祀于一体的重要礼仪形式.研究夏商两代宗教礼仪构成特点及我国原始体育,就不能忽视"干戚武舞"的存在.
宗教礼仪、干戚之舞、宗庙祭祀、远古时代、原始体育、文明进程、文化事象、文化底蕴、史前时代、时代气息、民族体育、礼仪形式、构成特点、夏商周、山海经、中国、战争、舞台、舞蹈、巫术
G85(武术及民族形式体育)
涪陵师范学院校科研和教改项目FS03468;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渝教人[2003]2号;涪陵师范学院校科研和教改项目
2004-08-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