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前青少年有氧能力训练:可训练性、训练适应机制和实际应用
有氧能力是反映青少年身体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受青少年体能训练"敏感期"理论的影响,人们对青春期前的青少年有氧能力的可训练性、训练机制、影响因素及有效训练计划等方面产生了诸多争议,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青少年有氧能力训练的科学化发展.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客观总结了青春期前青少年有氧能力训练的研究进展,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青春期前的青少年可通过科学化的训练提升有氧能力;2)青春期前青少年有氧能力提高的生理学机制主要为:每搏输出量增加、氧运输和氧利用能力增加,以及肌肉代谢、氧化能力增强;3)青少年有氧能力的发展受生长和发育的影响,如实际年龄(以下简称"年龄")、成熟度,但青少年有氧能力的可训练性与之无关,而与初始体能水平呈负相关;4)高强度间歇训练是提升青春期前青少年有氧能力的一种经济且高效的训练方法;5)青春期前青少年有氧能力训练的经典模式为:大肌肉群参与的持续和间歇运动,85%~90%HRmax,3~4次/周,40~60 min/次,最少持续12周,其中训练强度是影响训练效应的决定性因素.
青春期前、青少年、有氧能力、摄氧量动力学、可训练性
42
G808.1(体育理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F0300904
2022-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