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衰减症的动态识解及对我国运动科学研究的启示
肌肉衰减症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30年间,肌肉衰减症的内涵不断演进,经历了"新概念初成—单维度诊断—三维度共识—升级新共识"4个发展阶段,形成了6种国际共识.2019年,欧洲共识(EWGSOP)和亚洲共识(AWGS)又先后将原有共识进行了升级更新.期间,肌肉衰减症入编国际疾病分类表;诊断标准由"肌肉含量单维度"向"肌肉含量、肌肉力量、身体活动能力三维度"转变;三阶段划分从"轻度—中度—重度"改为"可能阳性—确诊阳性—重度阳性";诊断流程以"F-A-C-S"替代"步速—握力—肌肉含量";新增SARC-F量表和SarQoL?专用生活质量量表;肌肉力量"前置";修改诊断指标与诊断阈值等均成为其演进中的代表性事件.升级后的EWGSOP2共识虽同其他共识间的一致性并不理想,但因其弱化了对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的依赖,并对临床后果及3年内死亡率的预测价值较高,在肌肉衰减症临床化进程中具有积极意义.现有介入研究显示,运动是应对肌肉衰减症的有效手段,其中,运动单因素干预时抗阻运动的干预效果已毋庸置疑,但运动联合营养双因素干预效果尚存分歧.建议我国运动科学研究者在动态识解现有共识的基础上,围绕运动干预专家共识、运动干预规范、运动干预标准化以及替代运动方案等议题展开深入研究,以体医融合新模式助力健康中国.
肌肉衰减症、共识、动态识解、介入研究、运动干预
40
G804.2(体育理论)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2020-12-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6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