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磁共振的中、长跑运动员大负荷训练课30 min后尿液代谢组学特征的研究
目的:基于核磁共振(NM R )代谢组学的手段,研究一堂中、长跑运动员大负荷训练课30 min后的代谢组学特征。方法:选取14名上海市田径队中、长跑组男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训练内容包括:1)专项耐力:8000 m、休息20 min ;2)专项速度耐力:(500 m 快跑+100 m慢跑)×16次,分为两组(12+4),两组间隔6 min。训练前和训练后30 min采尿样。所有 NMR实验均在298 K温度下,在带有超低温探头的600 MHz brokerAvance III HD的核磁共振谱仪上进行。采集尿液样品的1 H NMR谱,用 MestReNova V8.1.4对所有一维1 H NMR谱进行处理,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输入SIMCA‐P+12.0软件包中,进行中心化标度化处理,进行主成分分析(PCA ),最小二乘法‐判别式分析(PLS‐DA )和正交最小二乘法‐判别式分析(OPLS‐DA )。结果:训练前、后尿液样本有明显的区分。对训练前、后尿液样本区分有贡献的代谢物主要有:训练后尿液中乳酸、甘氨酸和N‐氧化三甲基胺有明显的上升,肌酐含量下降。去除乳酸和肌酐后,载荷图显示,训练后,丁酸、亮氨酸、异丁酸、乳酸、琥珀酸、次黄嘌呤、2‐羟基丁酸、2‐羟基正戊酸的含量上升;丙酮酸、谷氨酰胺、柠檬酸、甲酸脂和甘氨酸的含量下降。结论:本次训练课呈现出无氧、有氧以及混氧代谢的特点,符合现代中、长跑运动比赛的特点,达到了本次训练课的目的,训练有较好的效果,但也出现了一些较严重的疲劳症状。丁酸、异丁酸浓度在训练后升高,亮氨酸浓度下降有可能是有氧代谢的潜在标志性代谢物。运动后肌酐浓度下降和 TMAO浓度上升,可能是大负荷训练造成疲劳的重要潜在生物标志物。
代谢组学、中、长跑、大负荷训练、运动性疲劳、核磁共振
G804.7(体育理论)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13490503700。
2015-08-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4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