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677X.2012.04.007
大鼠运动性疲劳形成和恢复过程ECoG的动态研究
目的:记录并观察大鼠在一次力竭运动过程及恢复期皮层运动区皮层脑电( Electrocorticogram,ECoG)的变化特征,揭示运动性疲劳形成的中枢机制.方法:通过神经电生理学皮层脑电记录方法,记录大鼠在一次性力竭跑台运动过程中及恢复期皮层运动区的ECoG,动态分析运动性疲劳形成和恢复过程中ECoG频率谱、功率谱的变化特征.结果:大鼠在一次性运动疲劳的形成和恢复过程中ECoG特征会发生显著变化,运动状态下ECoG功率谱总功率显著高于安静状态(P<0.05),在6~9 Hz频段出现密集的高能量分布;大鼠疲劳状态下运动ECoG功率谱频率分配与非疲劳状态下运动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现为δ波比例显著增加,而α波比例显著下降(P<0.05).力竭即刻频率分配与运动前安静状态差异显著,表现为δ波比例显著增加,θ波比例显著下降(P<0.05),但在30 min恢复期后,频率分配恢复至运动前的状态;在力竭运动过程中大鼠ECoG功率谱重心频率逐渐向低频迁移,在力竭前10 min显著低于运动前水平(P<0.05),当运动停止后,重心频率即向高频迁移,30 min即恢复至运动前水平.结论:运动性中枢疲劳的形成是一个连续累积的过程,大鼠ECoG在运动性疲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均伴随着δ节律比例的显著增加,提示,慢波δ节律可能是运动性疲劳的重要中枢机制之一.同时,运动疲劳所导致的ECoG变化恢复非常迅速,运动停止后短时间内(30 min)即能得到有效的恢复.
力竭运动、ECoG、运动性疲劳、鼠、动物实验
32
G804.2(体育理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971416,31171138
2012-08-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