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4254.2005.05.020
康熙朝《佩文韵府》的编撰与刊刻过程考
@@ <佩文韵府>106卷是康熙年间分韵编排的一部大型类书,全书共收单字10252个,按其读音分别归入明清时通行的平水韵106韵部中,所收词目按最后一字归韵并注明出处,卷帙浩大,内容丰富,至今仍有较高的使用价值."佩文"为康熙的书斋号,因命名为<佩文韵府>.此书最早的版本即刊于康熙年间,在权威工具书中对其版本有这样几种表述:一、<中国古籍善本总目>:佩文韵府106卷清张玉书蔡升元等辑清康熙51年-52年内府刻本.[1]二、<清代内府刻书目录解题>:佩文韵府106卷清张玉书蔡升元等辑清康熙50年扬州诗局刻本.[2]三、<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佩文韵府106卷清张玉书蔡升元等辑清康熙50年内府刻本.[3]四、<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古籍善本书目>:佩文韵府106卷清蔡升元等辑清康熙50年内府刻本.[4]各家著录不尽相同,但所录康熙年间所刻<佩文韵府>都只有一个版本,其中<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为全国联合目录,应该是综合各图书馆目录编纂而成,也只收录一个版本,其收藏单位下分列有:北图、北大、辽宁(图书馆)、故宫等(<清代内府刻书目录解题>为辽图、故宫所合编).那么据此可以初步认为,各家所描述的可能是同一个版本,至少<中国古籍善本目录>的编纂者是这么认为的.同一个版本,何以表述差异如此之大?颇令人诧异.近阅清内府关于<佩文韵府>编纂、刊刻的相关奏折,发现其中的问题远不止此,<佩文韵府>在康熙年间实际刊刻过两次,上述各家的版本描述均有不妥之处,其成书与刊刻过程亦有相关情形需要辨明.因依据相关史料略作分析,撰为此文.
康熙朝、佩文韵府、康熙年间、古籍善本书目、图书馆目录、清代内府刻书、目录解题、刻本、中国、编纂、扬州诗局、相关史料、图书馆藏、使用价值、版本描述、联合目录、故宫、北京大学、书与刊、清内府
24
K20;K2
2007-08-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