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160/j.cnki.tsxyxb.2022.01.013
"超我"的审判和"自我"的复归——精神分析视域下的《罗生门》场景研究
芥川龙之介在《罗生门》中设置了宽阔的下层空间和相对狭小的上层空间,小说主人公"仆人"沿着石阶和梯子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场景的两度转换伴随着人物心理和行为动机的改变,而这个故事整体上几乎就是一个典型的隐喻结构.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看,混乱而充满世象的下层空间是对主人公"超我"的再现,自由而封闭昏暗的上层空间象征着不受控制的"本我"存在,而破败不堪的外部世界则以"超我"的审判方式将"仆人"的"自我"压抑到"本我"的边缘,亦即死亡冲动的空间中.面对此种挑战,"仆人"在"本我"空间借助于以"刻耳柏洛斯"身份存在的"老妪"重新找回"自我",并由此转向"自我"的复归以及对"超我"的反叛之路.
罗生门;场景结构;精神分析
35
I313.074
2022-0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0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