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殖酸对花生连作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土传病害的绿色防控是当前农业、生态和环境领域中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来自藓类泥炭和风化煤的腐殖酸添加至两个花生种植年限的土壤中(1 年和 6 年),进行室内恒温培养.对土壤真菌进行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测序,运用非参数多因素方差分析(PerMANOVA)、相关性分析等方法阐释腐殖酸对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殖酸的添加显著影响了培养 94 d以后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而添加量对4个培养时间点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均可产生显著影响;同时腐殖酸显著改变了部分真菌属的相对丰度.腐殖酸对土壤真菌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显著改变了土壤中真菌功能营养型的组成.其中,随着腐殖酸添加量的增加,土壤植物病原菌的相对丰度均显著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腐殖酸添加量与致病菌镰刀属(Fusarium spp.)和丝核菌属(Rhizoctonia spp.)的相对丰度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拮抗菌青霉属(Penicillium spp.)的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表明,特定腐殖酸在适当添加量下可显著改变花生地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营养型组成,尤其是降低了土壤中植物病原菌的相对丰度,但影响程度因花生种植年限的长短而异.本研究结果为腐殖酸生态功能应用拓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土传病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提供新的视角.
腐殖酸、土壤真菌群落、Illumina 测序、植物病原菌、种植年限
60
S154.1(土壤学)
2023-08-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846-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