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微塑料的生态效应与生物降解
塑料污染已成为环境污染治理中重要的一部分,其生态效应和防治一直是近几年污染防治的关注点.由于塑料在环境中较难降解,经过环境中风化等物理作用,这些难以降解的塑料最终形成了直径小于5 mm的微塑料.微塑料作为近几年全球重点研究的污染物,其生态效应和降解方法一直备受关注.除了塑料垃圾污染外,一次性塑料产品、地膜等农用材料的使用,也会造成土壤中微塑料的污染.土壤中的微塑料会通过发生横向和纵向迁移扩大污染范围,加大微塑料在土壤中的污染程度,给土壤微塑料治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本文从土壤环境、土壤微生物、植物体、食物链等方面综述了微塑料的生态效应,总结了近几年微塑料的危害,探讨了微塑料在植物和食物链中的积累,并且对微塑料沿食物链富集的风险进行分析.土壤微塑料的生态效应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塑料的主要成分、塑料合成过程中的添加剂、微塑料在环境中吸收挟带的污染物.微塑料能直接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和结构多样性,并且会在植物体内积累,影响植物体健康.微塑料可能会通过饮食、饮水和呼吸等方式进入动物体和人体.除了通过沿食物链传递外,土壤微塑料还能通过扬尘的方式扩散到空气中,从而被食物链中不同层次的动物通过呼吸吸入到体内.一旦微塑料进入生物体内后,可能会进入生物体内的循环系统,从而在动物体内各处积累.还对微塑料的生物降解方法进行了论述,尤其是对真菌和细菌的降解机制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研究发现土壤中的昆虫、细菌和真菌均具有降解微塑料的能力,这些生物也均能成为解决土壤微塑料污染很好的对策.考虑到微塑料在环境中的生态效应和持久性,结合现有的微塑料降解方法,本文对未来土壤微塑料的研究方向和重点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土壤、微塑料、生态效应、食物链、微生物、生物降解
59
X53;S154(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科技工程专项;NSFC-山东省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山东农业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
2022-05-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5页
349-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