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垄耕作对农田赤红壤团聚体结构的影响
为揭示粉垄耕作对土壤团聚体结构的影响,探明其变化机理,通过团粒分析、扫描电镜(SEM)、Brunauer-Emmett-Teller(BET)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等表征手段对赤红壤进行形貌和结构分析,结合耕作后土壤养分的变化,分析比较了常规旋耕(CT20)、深翻旋耕(DT40)、粉垄20 cm(FL20)和粉垄40 cm(FL40)四种耕作方式下赤红壤理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FL40相对其他耕作方式,增加了1~0.25 mm粒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P<0.05),减少了大于3 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P<0.05).相对于CT20和DT40,粉垄耕作处理土壤微形态改变呈现出骨骼颗粒细小且排列紧密、表面光滑、土壤比表面积较大、孔隙分布更丰富等特点;DT40速效养分含量较CT20、FL20和FL40均达到显著差异(P<0.05).相对于CT20和DT40,粉垄耕作能增加赤红壤的中团聚体含量,使赤红壤形态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其中,FL20使作物增产显著.
粉垄、团聚体、微形态、孔隙分布、土壤养分
57
S152(土壤学)
广西科技重大专项桂科AA17204037-3
2020-05-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326-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