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炭与秸秆配施对紫色土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以油菜/玉米轮作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微区试验,研究了生物质炭、秸秆(BC:8 000 kg·hm-2生物质炭、CS:8 000 kg·hm-2秸秆、0.5BC:4 000 kg·hm-2生物质炭、0.5CS:4000kg·hm-2秸秆、BC+CS:4 000 kg·hm-2生物质炭+4 000 kg·hm-2秸秆)与化肥配施对紫色土团聚体含量及稳定性、土壤有机碳及有机碳在各粒级团聚体中分布的影响,为合理利用有机物料及为紫色土培肥提供依据.结果 表明:(1)与对照(CK)相比,秸秆、生物质炭还田(除0.5BC处理外)均能提高>2 mm粒级团聚体含量,降低<0.053 mm粒级团聚体含量,同时提高水稳性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大于0.25 mm团聚体含量(R0.25),其中只有CS处理达到了显著水平,且随着秸秆施用量增加,效果越显著.CS+BC处理则能显著提高0.25~2 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2)除CS处理,其他各处理较CK均能显著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其中BC和CS+BC处理分别提高了45.55%和44.45%(P<0.05),效果优于单施秸秆处理,且随着生物质炭施用量的增加,土壤总有机碳呈增加趋势.对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而言,各处理的团聚体有机碳主要分布在<0.053 mm和>2 mm粒级团聚体中;BC处理较其他处理能提高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其次为CS+BC处理.(3)通过计算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发现,各处理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主要分布在0.25~2 mm和<0.053 mm粒级团聚体中,其中仅CS处理显著提高了>2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较CK提高了53.53%;CS+BC、0.5BC处理分别较CK显著提高了<0.053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增幅为26.20%,48.63%.(4)秸秆和生物质炭还田能提高玉米和油菜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其中CS、BC、CS+BC效果较明显.总之,秸秆与生物质炭配施是改善紫色土结构和提升碳水平的较优培肥措施.
生物质炭、秸秆、团聚体稳定性、有机碳、有机碳贡献率
56
X53(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800101
2019-09-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929-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