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1766/trxb201806280349

基于不同监测方法的太湖地区水稻穗肥期氨排放研究

引用
稻田追肥撒施氮肥易引起氨挥发损失,水稻穗肥撒施后稻田生态系统的氨排放仍未明确.在太湖地区水稻穗肥施用后同步采用微气象学法(IHF)、密闭室抽气法和通气法对稻田氨排放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三种方法监测的稻田氨排放动态变化特征一致,施肥后第2天达峰值,至第5天不再有明显排放,田面水NH4+-N浓度与氨排放变化规律一致;IHF法监测稻田冠层上方氨排放量为5.45 kg·hm-2(以N计,下同),占施氮量的6.73%;密闭室抽气法监测稻田土-水表面氨排量为17.4 kg·hm-2,占施氮量的21.5%,土-水表面氨排放与气温直线相关,适宜抽气时间为8:00~9:00和16:00~17:00,密闭室抽气法测定的为土-水表面氨排放潜力,未考虑冠层对挥发氨的捕获,导致穗肥期氨排放高估,该法适宜比较不同处理的氨排放潜力,今后需统一抽气室规格和抽气量;通气法监测土-水表面氨排放结果低于密闭室抽气法.评价稻田穗肥氨排放应以IHF法监测的冠层上方的排放量为准.

氨排放、微气象学法、密闭室抽气法、通气法、孕穗期、水稻冠层

56

S143;S511(肥料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207906

2019-07-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693-702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土壤学报

0564-3929

32-1119/P

56

2019,56(3)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