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地区表土磁学性质及其环境意义
通过对川西地区表土样品进行系统的岩石磁学分析,并且结合气候要素探讨表土磁学性质与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川西表土在成土过程中生成的细粒超顺磁(SP)和单畴(SD)的亚铁磁性矿物是磁化率增强的主导因素.该地区表土磁性增强机制与黄土高原类似.(2)在空间上,川西高原西部和南部地区的磁性矿物含量要高于东部和北部地区,而成都平原西部地区成土作用最强,磁颗粒细且含有较多高矫顽力磁性矿物.(3)川西表土的磁学参数和气候要素的研究发现年平均降水量(MAP)在600~1000 mm之间磁化率、频率磁化率与MAP呈正相关关系,而磁学参数组合χfd%/HIRM、ARM/HIRM、χARM/SIRM与MAP在这一降雨区间也呈正相关关系,然而这些磁学参数与MAP的相关系数不如黄土高原,可能与研究区复杂的地形、相对湿润的成土条件有关.
川西地区、表土、磁学性质、环境因素
56
P318(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2149,41602187和U1405231;福建师范大学创新团队项目IRTL1705
2019-07-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661-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