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虾轮作模式下江汉平原土壤理化性状特征研究
稻虾轮作模式在湖北江汉平原已发展近30年, 对农民增产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开展不同年限稻虾轮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 有助于科学指导该模式下的农田管理.在同一农渠范围内选择相似的稻田, 分别采集水稻单作 (CK) 和稻虾轮作 (1、3、7、13、18和23a) 的3个土层深度 (0~20、20~40和40~60 cm) 原状土样, 分析其相应的理化指标.结果显示, 与中稻单作相比, 长期稻虾轮作会显著降低0~20和20~40 cm土层土壤容重并提高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 而40~60 cm土层变化较小;稻虾轮作1 a后土壤pH、全氮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 但速效养分和阳离子交换量增幅不明显.与稻虾轮作1 a相比, 轮作7~13 a稻田的土壤pH和其他各项指标均显著增加;轮作13 a以上, 0~20 cm土层的pH、全氮和速效养分增幅最为明显, 但20~60 cm土层的理化性质无明显变化.随着轮作年限的延长, 0~20 cm土层的pH和其他各项指标均表现为:23 a>18 a>13a>7a>1a>0 (CK) , 20~40cm和40~60cm土层的pH、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也有相似规律, 但增幅并不明显.因此, 长期稻虾轮作有助于改善耕层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缓冲能力和提高pH及氮、磷、钾等速效养分含量.
稻虾轮作、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化学性状、轮作年限、江汉平原
56
S158.1(土壤学)
2019-06-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217-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