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植物秸秆腐解特性与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研究
采用网袋法探讨不同秸秆在3个长期试验地的腐解特征,结合Biolog微平板技术,对不同长期试验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腐解时间的增加,秸秆腐解的变化趋势为烘干秸秆>新鲜秸秆.葡萄园土壤微生物活性高,稳定性好,其次为桃园和农田.农田土壤微生物活性低、稳定性差,不同处理的秸秆在腐解过程中残留率变化较大,而果园土壤微生物活性相对较高、稳定性好,不同处理的秸秆在腐解过程中残留率变化较小.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土壤温度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三大指数呈极显著相关,且不同秸秆处理的腐解残留率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优势度呈显著负相关,微生物群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秸秆分解的速率.
长期试验、残体分解、土壤微生物
51
Q143;S154.36(生态学(生物生态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
2014-09-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743-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