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黑河中游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地面节肢动物对土壤盐渍化的响应

引用
在甘肃河西走廊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区,天然沙质草地被相继转变为农田和防风固沙人工林,但目前尚缺乏不同土地利用/管理方式下地面节肢动物群落对土壤盐渍化响应的系统研究.以天然沙质草地转变的人工梭梭灌木林、人工杨树林、人工樟子松林和农田为研究对象,以天然草地为对照,基于5种研究样地表层土壤盐分及其组成和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的观测数据,采用RDA (Redundancy analysis)排序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管理方式下地面节肢动物个体数量和类群丰富度对土壤盐分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主要结果为:(1)土地利用变化与管理措施相互作用驱动了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的演变过程,天然草地植被转变为人工林和农田20多年后,显著降低了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的数量而对类群丰富度无显著影响.(2)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的变化受土壤pH、Na+、Mg2、Cl-离子的共同影响,其中土壤pH、Na+和Mg2离子对动物群落变化的贡献率最大,是关键生态因子.(3)动物个体数量随土壤pH的增加而增加,随Mg2、Cl-离子浓度的增加而下降.研究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土壤盐分环境改变是驱动地面节肢动物群落演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管理扰动、土壤盐渍化、地面节肢动物、多变量分析

48

Sl5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9102502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9CB421302;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KLU RE2009-2-3

2012-03-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1242-1252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土壤学报

0564-3929

32-1119/P

48

2011,48(6)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